每每痛穿心扉的時候,少年老成的劉大銘以超然的情懷,把生命中最絢麗的年華摺疊成了文禮服學天空中最動人的紙鷂,先後11次榮獲國家級文學獎項,兩次受邀到人民大會堂受獎,其新作《命運之上》將於今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,成為人民出版社最年輕的簽約作者。
  活著不是一個情趣用品人的事
  大銘說,這麼多年來,父母一直沒有放棄他,反倒頂著壓力養育他。記得有一年寒冬的夜晚,他剛下手術台,想喝一口水,可醫院有規定,手術後的病人一天內不許進水,母親不忍他受苦,就用醫用棉簽沾了貸款水,來回在他的唇邊擦拭,他閉著眼睛,用牙齒撕咬棉簽,那點滴水分輓救了他瀕臨崩潰的神志。此時此刻,世間所有的語言都不能形容這樣的母愛。
  對於父親,則像血一樣早已融入他的心裡,在得知他無法完全治愈的事實關鍵字後,父親對他說:“我將你帶到這個世上,卻沒有給你一個好的身體……只要我還活著,就會一直陪著你,給你治病。”
  “19年,一個不算長,也不算短的時間段,我慶幸那段痛苦的光陰,它讓我從黑暗中看到過光明,也曾在光明中夾雜著看到過黑暗。這麼多年來,我從沒借款有相信醫生給我的‘死刑判決’,我愛我瘦弱的肉體及周遭的一切人和事,既然來到這個世上,就總會有活下去的辦法。流過的眼淚、付出的汗水、失去的血液,這三樣寶貴的東西永遠也不會欺騙你。我也從沒有抱怨過自己活得不出色,每天笑著迎接次日的朝霞,然後竭力去接受和改變它。因為,活著不是一個人的事,它飽含著人世間紛雜的感情與責任。”大銘說。
  六萬字自傳推倒重來
  大銘說,在意大利手術期間,母親不經意間的一句“如果我們能把治病求醫的過程用文字表現出來,讓更多的人不要放棄生活的希望,給不幸的家庭註入希望那該有多好”,點燃了他重新寫作的欲望。於是,他毅然決然地決定:推翻他之前已經成型的6萬字的書稿,重新起筆創作。
  從意大利回來時已是高二下半學期,剛剛經歷了一場巨大手術的他,在繁重的課業和大量的作業之餘,利用放學回家與晚自習的間隙,筆耕不輟,下午5:40放學,晚上7:40晚自習,這短短的2小時,在一個心懷理想,經歷生死的人面前變得無比漫長。整整半年,他完成了17.5萬字的哲理性個人自傳《命運之上》,人民出版社已與其簽訂出版合同,他也成為歷史上與人民出版社簽約的最年輕的作者。
  全書以時間為序,以切實的經歷,完美的筆觸,詳實生動地展現了主人公在病痛與挫折之下,苦難而富有希望的大世界,向當代社會傳遞著生活的希望,闡述了生命傳承存活的意義。
  大銘輕鬆地調侃自己其實是一個“在天堂里走了幾十回的人”,既然生命不死,就必然有它不死的價值。他不會後悔、遺憾,抑或抱怨命運不公,他會遵從生命的抉擇走完一生,那時候,他將微笑著告訴世界——我曾幸福地來過。這本將於今年11月中旬在全國發行的自傳,圓了他一個大心愿:向社會貢獻了他活著的價值。當人們憶起他的點滴時,就會得到前行的動力;當同病的人看到這本書,會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氣;當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讀到它,他們會努力去掙脫命運的枷鎖,獲取生活的正能量。每逢想至此處,他就覺得自己沒有白活,靈魂在萬千渴望中得到永生。
  活著真的很幸福
  2013年9月3日的班會上,師大附中高一北辰班班主任孫愛娟邀請大銘給學弟學妹作報告。他講了很多,講生命的意義,也講自己在意大利手術的經歷……
  牛美春是臺下聽眾之一。“當聽到‘當別人夢想著去各地旅游的時候,我只求自己能喝到桌子上的一杯水……對我來說,只要活著,就是無比幸福的事……’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。一個簡單得再也平常不過的動作,對他來說卻是一種嚮往,我用手捂住嘴,竭力不讓自己發出一點兒聲音。可喉嚨里的嗚咽已涌到嘴邊,鹹鹹的液體順著臉頰流下,手背立刻被浸濕。耳邊是《北辰之歌》那熟悉的旋律,它的詞作者居然就在講臺上,離我這麼近。我找不到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情感了,是心痛,是感動,是憐惜,是敬仰……總之,五味雜陳。”牛美春說。
  牛美春說:“大銘離開教室的時候,我去送他,直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我的視線里。那一刻,我突然覺得生命都明朗了。此後的日子,我過得很幸福。聽難懂的數學課,我很幸福;同學們叫我班長,我很幸福;坐在北辰班的教室里,我很幸福。上天賜予我那麼多,活著,真的很幸福!”
  11次獲國家級文學獎項
  “你將軀幹給了病魔,卻把靈魂留給了生活;你將快樂分享於情感,卻把悲痛留給了心窩;你將夢想給了青春,卻把苦難留給了執著……”大銘的這首《靈魂行者》在2011年10月蘇州舉行的首屆全國中學生校園詩會上感動了很多人,成為當天媒體報道的焦點。
  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少年作家杯A組文學類全國一等獎、第二屆全國中學生原創文學大賽初中組全國金獎、全國冰心青少年文學銀獎,2012年再度獲得中國少年作家杯A組文學類一等獎,成為我省第一位連續兩年蟬聯此榮譽者……
  “讀大銘哥哥的文字,讓人內心有如口含黃連的感覺,他把自己生活的苦難全部溶在了作品中,他在輪椅上度過每一天,也在輪椅上進行著靈魂之旅。”師大附中高一北辰班學生楊沛渝如是說。
  目標上北大
  大銘的母親趙膠蓮說,2009年在北京舉行的“瓷娃娃關懷協會”活動中,一位好心人推薦大銘到香港大學讀書。後來,隨著年齡的增長,大銘的認識也漸漸發生了改變,現在的想法是考上北大。趙膠蓮說,即使考不上北大也沒關係,孩子努力就行了,只要他平安、快樂就行。
  大銘的一位同班同學說,高中這幾年,因為治病,大銘的文化課學習不是很系統,文綜、英語還可以,語文成績不錯,尤其是作文;不過,數學成績就不怎麼好了,全班基本屬於“墊底”。北大每年在甘肅的招生人數也就四五十人,如果單憑文化課成績,大銘要考進北大有一定的困難;好在師大附中是北大領軍計劃、校長實名制推薦學校,如果通過自主招生這個特殊渠道,他還是有進入北大的希望。
  “其實,我的夢想很簡單,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,能寫出一本好書,身體慢慢變好。如果可能,還想努力去做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,無論是我的文字還是經歷。”大銘這樣描述他的夢想。
  本報記者 武永明  (原標題:《命運之上》,勵志自傳本月出版發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b30jbei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